股权投资加码,中关村科学城打造高精尖医疗机器人摇篮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0-08-07
浏览次数:

  能生剥鹌鹑蛋的高精度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把外太空抓取技术运用到商用领域的高精度机械臂、毫米级定位精度的肺癌手术机器人、智能放疗机器人、智能康复机器人……这些用科技改变医疗行业和人类健康生活的医疗机器人正在中关村科学城密集诞生。

微信图片_20200807173305.jpg

  8月6日,海淀区政府专门成立的产业投资和生态服务平台——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宣布对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进行股权投资,并将借此加强对中关村科学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引导,聚集产业要素形成医疗机器人产业的全链条服务与创新生态圈。

  机械臂上的刀尖向人手的方向匀速运动,在刀尖碰到人体的瞬间,机器人臂以毫秒级的反应时间迅速弹回、躲闪,人的手臂毫发无伤。这是创新中心入驻企业之一、思灵机器人全球领先的力控和力感知技术所实现的场景。

微信图片_20200807173307.jpg

  北京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里,正在进行研发的肺部穿刺机器人

  在位于中关村东升国际科学园的医疗机器人创新中心内,记者在思灵机器人研发区看到,其机械手臂能够在“虚拟墙壁”设置的范围里灵活移动。“目前业内在用的机械手大多是6个自由度的,我们研发的是7个自由度,它既能最大程度地灵活改变姿态、又能保持安全和稳定。”思灵机器人研发人员说。

  一个月前,骨科手术机器人企业天智航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我国“手术机器人第一股”。登陆资本市场只是其在医疗机器人领域创新的新起点。作为中关村科学城医疗机器人龙头企业,以天智航为引领,一批医疗机器人企业正高度集聚,形成了上下游协同创新的全链条生态。

  “比如一家高精度机械臂企业入驻创新中心后,我们发现,平台上的肺穿刺机器人、冲击波机器人等都能用到它的产品,各团队之间形成了高效协作和共性技术开发关系。”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总经理、天智航副总经理王彬彬说。

微信图片_20200807173309.jpg

  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平透露,根据团队对医疗机器人领域企业的调研,不少企业做出单个的产品并不难,但要保持批量生产后的稳定性、精准性却很难,因为这对企业在样机生产、标准化、检测评估等方面均提出了很高要求,小企业单打独斗往往很难完成所有的环节。

  为补齐国内医疗机器人公共服务短板,解决创新企业痛点,创新中心设有前沿技术中心、共性技术中心、产品设计中心、样机制造中心(医疗器械CDMO)、检测评估中心以及临床研究中心,科技服务覆盖新产品设计开发、质量体系搭建、创新产品申报、优化临床试验、器械注册、销售网络搭建、应用推广等医疗机器人创新全生命周期过程。

  “创新中心今后将进一步整合产业链、供应链,聚集更多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形成创新生态圈,成为中关村科学城培育引导高端医疗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抓手。”朱平说。

  经过多年深耕,医疗机器人产业已成为中关村科学城的优势领域之一,聚集了诸如天智航、柏惠维康一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优质创新企业。

  “中关村科学城发展医疗机器人产业优势十分明显,医工结合、创新企业集聚、上下游协同优势突出。高原之上起高峰,依托高峰再营造更加高端的细分生态。”清华大学副秘书长、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院长金勤献表示。

  据悉,北京市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是中国第一家在政府指导下成立的医疗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平台,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由我国医疗机器人领军企业天智航和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于2018年9月挂牌。创新中心目前已服务包括天智航、术锐、思灵等在内的25家企业,参与投资了6家创新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