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

作者:北京卫健委 发布时间:2019-01-03
浏览次数:

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推动我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平稳有序开展,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为了推进任务落实,同时根据《行动计划》制定了《北京市改善医疗服务规范服务行为2019年任务清单》,明确了改善服务、控制费用、提升质量、补短扶弱、负面清单等5类40项重点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一)努力改善医疗服务。一是完善预约诊疗服务。促进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精准预约。二是提升“一站式”服务能力。设置“一站式”多学科门诊,推进互联网+服务,鼓励开展日间服务,推进就诊“一卡通”。三是优化门诊服务管理。合理配置出诊单元,推进知名专家团队管理,多措并举优化挂号资源配置,推进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四是提升住院服务水平。减少患者收住院等候时间,完善护工管理,设立医务社工岗位,推进出院患者复诊预约和随诊,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五是改善医患沟通服务。建立患者投诉服务中心,倡导实行通柜服务,推进患者满意度评价。

(二)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一是保障核心制度落实。严格做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十八项制度落实工作。二是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鼓励医联体内实现临床路径一体化管理。三是强化患者安全管理。要求医疗机构要建立患者安全问题集中的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台账制度,对重点部门和环节安全管理责任到人。

(三)努力补短扶弱。一是改善医疗机构急诊急救服务。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达到90%以上。提升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水平。二是改善患者就医环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优化疏导管理措施,做好卫生间保洁,实现院内地图导航,健全助老助残等设施设备。三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医联体基层服务点,促进开展远程医疗。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创建,先诊疗后结算服务实现全覆盖。四是提升重点人群和环节服务能力。推进老年友善医院创建,加强疫苗接种服务管理,优化产科服务,扩大儿科紧密型医联体成员数量。五是缓解医院周边和院内交通拥堵。要求医院配合相关部门加强医院周边疏解与疏导措施,优化院内停车管理,引导患者绿色出行。

(四)努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一是完善差异化控费机制。针对不同公立医院设立差异化管控目标,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精细化的公立医院医疗费用控制机制。二是加强医疗费用监测和考核。将各项医疗费用增长情况纳入医院管理台账,识别不合理增长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三是强化控费主体责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本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政策,进行价格公示。要促进形成“三合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和“三严禁”(严禁分解处方、严禁分解检查、严禁分解住院)医疗服务行为。三级综合医院力争实现处方前置审核。

(五)严格实施“负面清单”管理。一是不得发生违反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行为。二是不得发生违规骗取医疗保障基金行为。三是不得发生分解诊疗和过度医疗行为。四是不得发生违规销售辅具、耗材行为。五是不得发生医疗设备、耗材招标采购违规行为。六是不得发生违规合作、违规转诊行为。七是不得发生倒卖号源、床位等扰乱医疗秩序行为,维护公平公正。

同时,文件还对落实行动划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二是完善工作方案,细化落实指标。三是强化落实监管,做好评价公示。要求各单位根据《行动计划》和《任务清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细化量化各项任务的落实指标,根据《任务清单》形成落实台账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点击左下角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