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让远程医疗服务释放更多能量
让远程医疗服务放大优质医疗的效能,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探索和努力。
据9月9日《科技日报》报道,日前,第六届中国国际远程医学大会在杭州开幕。有与会专业人士表示,随着5G在远程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我国远程医疗技术在世界上较为领先。但目前我国真正搞远程会诊的医院不到20%,平均每家医院每年会诊不到10例,超八成远程医疗设备闲置。
远程医疗可以降低运送病人的时间和成本,使医生突破地理限制开展会诊、给出更精准的治疗方案,还可以科学地管理和分配紧急医疗服务等。事实上,5G技术赋能,发展远程医疗是大势所趋,意义深远。它既有助于优化转诊模式,缓解医院医疗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对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促进医学交流也具有积极意义。
特别是在各地不断推进“互联网+医疗”布局的背景下,包括远程医疗在内,基于AI技术的辅助医疗手段、智慧急救平台等,都已经成为“智慧医疗”发展大趋势上的生动注脚。比如,今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就成功完成了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海南的神经外科专家通过高清画面远程操控手术器械,为北京患者实施了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但远程医疗在现阶段面临不少困境。比如,本应成为远程医疗救助中坚力量的年轻医师尚未充分参与进来;基层医院的网络条件参差不齐,远程图像传输不清;基层远程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患者的认同感不强等。“超八成远程医疗设备闲置”就好比远程医疗的技术已经准备起跑了,但实际应用的鞋子“不跟脚”,还是跑不起来。
远程医疗出现“卡顿”,与多方面因素相关。在政策上,收费标准、是否纳入医保等尚无明确说法,对优质医疗队伍投入远程医疗的引导不足;在技术和设备上,可能会因网络和软硬件设备故障而出现画面扭曲或器械操作偏差;在心理上,患者对远程会诊的信任度较低,毕竟隔着屏幕不如与医生面对面更放心;在资金上,各级医疗机构的经费支撑不同,设备维护、人员配备、网络资费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存在力不从心的问题。
破解远程医疗“雷声大雨点小”的尴尬,首先要在体制机制和政策上发力。目前,《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基于5G技术的医院网络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基础,但还需在体制机制上打通关节,出台更加具体、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标准规范。如医院如何规范管理医护人员并调动其参与远程医疗的积极性,第三方利益如何划分等等。
此外,在技术上,建立专业的远程医疗系统,畅通医院内外网联通衔接;进一步推广医学人工智能监测辅助治疗系统,让患者感知到科技的温度和远程医疗的“能量”。在服务上,通过远程跟踪诊疗、远程送药等服务,让百姓就近获得优质的智慧医疗服务。
技术若被束之高阁,就失去了技术本身的价值。早一天布局、覆盖和应用远程医疗技术,打通技术与应用之间的关节,患者就能早一日分享到医疗供给侧改革带来的红利、享受到更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服务。
让远程医疗服务放大优质医疗的效能,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探索和努力。一个一步步补齐短板、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医疗新格局,正在为更多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