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山:构筑“互联网+医疗健康”疫情新防线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等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开展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和救治工作。作为上海市疫情防控指定发热门诊医疗机构之一,中山医院充分发挥新媒体、互联网、机器人、5G平台等多技术多渠道潜力,支撑本院和援鄂医疗队的疫情防控,并开展了一系列便民惠民工作。
图1 “新冠病毒中山谈”系列科普视频上海电视台生活时尚、金色频道播出
为了更好的传播“新冠肺炎”科普内容,中山医院利用HTML5技术将每位专家的科普文章与系列科普视频进行整合,形成线上《新冠防控科普手册》,便于公众通过微信等方式进行转发、分享,破除谣言,传递信心,共抗疫情。
图2 《新冠防控科普手册》首页
医院是新冠防控的第一战场,作为高峰时段就诊量过万的中山门诊,联合信息部门落实了“三关五卡”、精准预约等流程。
(一)优化线上精准预约,改善门诊拥挤状态。为了满足疫情期间部分患者的就医需求,中山医院自主开发在线预约微信小程序,患者只需扫码上传自己的症状、信息及检查报告,医生在门诊工作站内即可审阅这些资料后,为符合诊疗条件的患者进行加号,同时为避免非法号贩。截止目前,该信息系统校验患者信息一万七千余人次,校验内容包括实名制预约、号源限定、分时段预约等措施,得到了就诊患者的一致好评,被称赞为信息技术编织的“爱心号”!
(二)加强院内人群管控,无接触核验人员信息。作为上海市110家定点发热门诊之一,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中山医院“扩容”发热门诊。为有效管控人员流量,医院将门诊防控端口前移,设立红外线热成像测温仪,制定了红外测温、流调及核验再到病史核验的“三关五卡”方案,为配合门诊管理需求,避免患者拥挤排队,信息部门为门诊定制了就诊患者信息收集小程序,通过扫码的方式,在线填写并核验与疫情相关的个人信息,人均用时仅十五秒;与此同时,由医生在后台进行信息核验,累计完成“无接触”式填报三万余次。
(三)优化系统流程,支撑发热门诊预检扩容。在疫情防控期间,中山医院发挥信息系统自主研发优势,以“患者相对隔离救治”为指导思想,根据各部门疫情期间管理需求,设计、优化信息系统的流程,为发热门诊专用CT室、隔离病房专有通道等场所提供信息化支撑,确保就诊通畅。
图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精准预约二维码
图4 优化后的门诊“三关五卡”大厅
图5 发热门诊人员就诊
中山医院积极开展人工智能产品的使用,在第一时间将机器人技术投放至武汉疫区上海医疗队。这次投放使用的自动送餐机器人采用多传感器融合室内定位技术,拥有厘米级定位能力,可实现点对点配送,患者基本可以做到无接触式取餐,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
图6 自动送餐机器人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中山医院发挥5G技术优势,与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开展多次远程MDT会诊。
2月27日,我院葛均波院士,会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董家鸿院士、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谢灿茂教授,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医疗队进行了一场首次重症病例的跨地域多学科会诊,各路“大咖”现场给出权威意见,协助雷神山医院医疗队以最快速度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图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葛均波院士会诊中
3月6日,由樊嘉院士,汪昕书记,葛均波院士牵头,中山医院同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医院援鄂医疗队、新疆援鄂医疗队进行了“三地四方”线上会诊,特别就疑难危重患者的治疗、用药等进行多学科讨论,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建议,进一步降低新冠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
图8 “三地四方”会诊牵头人(樊嘉院士,汪昕书记,葛均波院士)
图9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三地四方”会诊现场
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中山医院也在进一步挖掘各类信息技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适宜应用场景,构筑抗击疫情新防线,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欢迎医院信息人和厂商同道分享信息系统在医院防控工作的实践经验。
投稿邮箱:sec@chima.org.cn
微信:1371606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