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信息化新闻一周回眸第498期 | 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

发布时间:2025-08-18
浏览次数:

1.jpg

国内新闻

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

8月15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以按病种付费为重点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本架构共八章三十九条,对按病种付费有关政策、关键技术、核心要素、配套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突出了三个方面的规范:一是规范总额预算管理,要求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在此基础上确定按病种付费总额,强调总额预算的刚性。二是规范分组方案制定和调整。明确分组方案的制定主体、分组框架、数据和意见支撑、调整内容等,原则上要求分组方案两年调整一次。三是规范核心要素和配套措施。厘清了权重、费率、支付标准等内涵,要求核心要素确定中医保部门要与医疗机构充分协商,达成一致。规范医保支付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特例单议、预付金、意见收集、谈判协商和医保数据发布等,提高医保支付的科学水平。《办法》还明确将按病种付费相关要求纳入协议管理,加强改革成效监测评估,强化基金监管,完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等,提升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化水平。(国家医疗保障局)

北京市印发《关于加快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

8月12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北京市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发布。《实施意见》从夯实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基础、畅通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渠道、加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服务能力、释放数据要素市场创新活力等方面提出20条措施,助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北京市人民政府)

广东省发布《关于全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的通知》

近日,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和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文,全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根据《广东省医疗保障局 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面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改革的通知》,达到国家和省紧密型评判标准的医共体,医共体总医院可向地级市医保部门申请,实施“总额付费、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医保支付方式。(南方日报)

河南省印发《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8月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河南省支持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0条“真金白银”举措,包括围绕工业、农业、文化和旅游、交通运输、医疗等重点行业,支持人工智能语料库建设,加快汇聚行业通用知识语料和特定语料资源,推动形成开放式语料合作生态,每年对用于大模型开发、训练和微调的高质量语料库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等,推动河南打造人工智能发展新高地。(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 坚持作风建设和事业发展两手抓

8月7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全省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通报上半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任务。会议强调,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要主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针对行业特点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发展康养消费,推进产康一体化服务,加快促进中医药消费,发展免陪照护服务;要持续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严控财务风险,强化床位管理;要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和项目谋划;要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培育壮大头部企业,积极搭建医企对接平台;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数据源头治理,训练算法模型等。(河南省卫生健康委)

浙江省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8月12日,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等10部门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到2027年,全面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以安诊儿医疗大模型为核心的医疗智能体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突破转化10项以上医学AI核心技术,建设面向公众、医生、医院、科研、产业、政府等6大领域100个以上医疗健康重点场景,培育一批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型企业和复合型人才,构建从基础设施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到创新应用示范的医疗人工智能创新链、服务链、产业链,形成辐射全国的政企研医协同网络。(浙江省卫生健康委)

四川省制定《四川省“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及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印发《四川省“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要促进儿童就医友好。积极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加强适儿化改造,科学规划儿科门急诊布局。强化智慧医院建设,发挥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作用,优化儿科服务流程,提高儿科预约诊疗率和分时段预约精准度,科学分流患儿;提供智能就医咨询、智能问诊分诊等服务,方便获取就医信息,帮助患儿顺畅就医。(四川省卫生健康委)

中国—澳沪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中心揭牌成立

记者从澳门科技大学获悉,“中国—澳沪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中心”日前在澳门科技大学揭牌成立。上海市市长龚正,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澳门科技大学校监、校董会主席廖泽云,校董会副主席、秘书长陈季敏等见证揭牌。中国—澳沪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中心由澳门转化医学中心与全球工业人工智能联盟卓越中心、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组建。据悉,此前“中国—沪澳人工智能转化医学中心”已于7月底在上海挂牌成立。(海外网)

国际新闻

甲骨文医疗推出全新人工智能驱动的电子健康记录系统

甲骨文公司于8月13日推出专为美国门诊医疗机构设计的全新电子健康系统,该公司表示,这款经重新设计的门诊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旨在整合人工智能功能,助力实现基于数据的临床决策支持,并减轻繁琐的文书记录工作。(CHIMA编译)

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NHG Health)探索扩大机器人辅助手术应用

新加坡国立健保集团(NHG Health)开启新合作,聚焦机器人辅助手术的临床研究、外科教育与医疗创新。该集团已与手术机器人公司基石机器人(Cornerstone Robotics),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李光前医学院(Lee Kong Chian School of Medicine, LKCMedicine)签署MOU。根据备忘录内容,三方将重点推进两大战略领域的工作:一是远程手术教育与培训相关研究,二是提升机器人辅助手术(RAS)可及性的成本效益研究。(CHIMA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