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清华长庚智慧医院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简称“清华长庚医院”),是由北京市和清华大学共建共管的一所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台塑关系企业和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援建和无私捐助,于2014年11月28日开业,北京市医保A类定点医疗机构。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获得A+,是最年轻的A+医院之一。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充分重视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构建了全流程全覆盖的医疗信息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的神经系统,覆盖医院全部业务,将医院的管理制度、 规章等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医院的各个角落。”在日前召开的深圳市卫生健康信息学术会议上,清华长庚医院信息部副部长李强谈到,医院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为制度化管理赋能。
全面推进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深度融合
清华长庚医院在开展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核心信息系统自研为主,衍生系统引入为辅的建设理念。“全院共识的管理文化是精细化管理必须有信息系统支持,医院管理制度固化于信息系统方能有效执行。”李强强调,在具体实践中,医院采用了以自主运营为主的管理模式,全面引入成熟管理制度并本地化适配,将管理理念嵌入IT系统。
清华长庚医院的HIS系统业务功能架构主要包括以下模块:便民利民,互联网医院服务支撑;区域垂直整合,信息一体化建设;精细化运营管理支撑;便捷化患者服务就医体验提升;护理、药事、医技业务流程支撑优化;医疗业务流程支撑优化;科研教学支撑;大数据“八大体系”支持科研与管理。医院全面实现了管理制度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把制度部门、使用部门和建设部门有机融合,目前建成了126个信息系统。
李强介绍,医院高度重视信息管理部技术团队建设,将它定位为战略支援部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执秘部门、智慧医院建设专班规划与执行部门,部门建制完整,拥有一支编制51人、有活力、稳定、综合能力强的专职信息化队伍。
在开展智慧医院建设规划方面,清华长庚医院按照医院信息化功能建设指引和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建设指引等文件的要求,坚持推进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迎接智慧医疗的4.0时代的到来。医院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构建了居民/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人机物融合互动的智慧医疗生态,组建智慧医院建设专班,打造清华特色的全栈AI医院。
清华长庚医院的“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6级、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三级,成为全国“6+3”以上高级别水平智慧医院(目前全国仅33家,北京6家)的成员。
全方位加强智慧医院建设
在具体实践中,清华长庚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健联体等方面全方位展开。
在李强看来,电子病历建设是智慧医院建设的底座。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初,医院自主研发了一体化的电子病历系统,上线了全院一体化会诊系统,建设业务流程闭环、自研与引入相结合的知识库体系,自主研发多院区CDR及360总览,利用信息手段支撑VTE预防。医院建设了智慧病房,对信息展示与风险监控统一管理,整合式智慧医技平台,集成多模态报告形式,形成“一站式”健康管理系统,基于大模型AI智能电子病历助手,进行病案智能质控,配合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打造数智化病理科。
在智慧服务方面,清华长庚医院完善了自助服务系统,提供以患者为中心的门诊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线上就医全流程,建设智慧药房,自研多元报到叫号平台,实行住院全流程智慧化,提供多模式患者移动电子签名,建设全院电子导航系统,打造全院通用的AI语音外呼平台,使信息化为医保智能监控赋能。
在智慧管理方面,清华长庚医院建设了基于业财一体化的全面预算管理HRP系统,上线基于企业微信的移动端应用,搭建临床试验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临床试验和医疗新技术研究试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建设科研管理与转化平台,上线生物样本库系统和实验室智能信息系统,开展科研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为智慧科研提供支撑。
在智慧健联体方面,清华长庚医院与京市昌平区卫生健康委合作共建的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北中心)。天北中心与医院之间实现了“管理垂直化、资源共享化、服务同质化、信息一体化”,打造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半径、家庭为单位”的整合式区域健康医疗联合体,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智慧健联体模式,为健康中国打造社区健康卓越示范。
谈及智慧医院未来展望时,李强强调:“力争建成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单位,逐步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互联互通、等级保护五个方向目标的实现,探索面向未来的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为打造数智清华长庚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