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医院管理中的数据要素标准化及价值提升

发布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

  始建于1956年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天坛医院”)是一所以神经外科为先导,以神经科学集群为特色,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是国家发布的十四所高质量发展的试点医院之一,目前正在向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转型。“信息化建设在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信息系统中积累的大量的数据,能否将数据要素有效地应用于医院,是和数据质量密不可分的。”北京天坛医院信息管理与数据中心主任、支部书记李瑞在CHIMA 2024演讲时谈到。

13.jpg

加强医院数据治理

  在李瑞看来,医院数据目前主要存在以下挑战:第一,权限管理,包括系统权限的字典、内容以及主责部门的缺失;第二,数据治理(物价、物资)与数据质量待提升,以及数据资产待统一识别与梳理等。

  李瑞强调,系统权限字典与权限调整管控需要加强,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信息管理与数据中心协同医务处、人力资源处等核心职能科室制定权限明细清单,对院内员工权限字典进行全面梳理与检查;建立权限审阅与监督机制,信息管理与数据中心联同人力资源处定期检查系统权限与员工职位与资质的相符性,针对不相符的情况及时整改;建立健全外部供应商权限与信息安全管控制度,对第三方人员权限、数据管理、访问控制等内容规范管理。

  “数据治理需要提升,可从数据的准确性和标准化程度等方面入手,从而实现数据的整合和互联互通,使数据保持一致。”李瑞强调,需要搭建数据治理体系框架,以便更好地进行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运营管理。

按步骤开展医院数据治理

  “在开展医院数据治理过程中,标准化治理是最终目标。”李瑞认为,医院数据治理涉及四个方面:组织架构;制度;流程;平台和工具。他强调,医院数据治理共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字典治理。明确相关数据标准,确保各业务系统正确使用,主要包括规范校对各类字典、明确字典录入规则、建立同步分发机制等内容。北京天坛医院在进行字典治理时,发现物资与耗材字典是人工维护生成,多个数据项存在空值,部分数据项存在中英文标点混用、大量无用空格等问题。为加强字典治理,医院建立了数据管理制度,印发了数据管理及安全相关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约束。

  第二步,业务流程梳理。优化现有各类业务流程,着力提升数据准确性,主要包括优化现有流程,明确管理节点,改造信息系统。北京天坛医院对采购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发现了以下亟需改进的问题:供应商管理有待强化;采购职责分工与流程机制有待提升;耗材分级分类、进院与决策机制、合同签署需要进一步优化提升;药品临时采购管控有待加强等。同时,在门诊流程的改善方面,医院采取了智能引领式互联网+服务、院内导航、就诊提醒、候诊提醒、缴费提醒等9个环节全部搬到线上,实现全程智能引导。

  第三步,互联互通。系统间互联互通,强化数据流转,主要包括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数据流转标准规范和数据指标内涵统一。北京天坛医院计划依托集成中枢双引擎架构,保证互联互通与数据规范,同时依托数据中台建立指标库,保证“数出一门”,并统一口径。

持续升级“天坛大脑”

  北京天坛医院通过持续的数据治理,为智慧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2020年8月,医院启动了天坛医院智慧运营管理平台,又被称为“天坛大脑”,告别了依靠人力解决问题的繁重运营方式,转入精细化管理阶段。“我们的‘天坛大脑’在持续升级,不断推进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李瑞谈到,“天坛大脑”集成了门诊、住院、手术等各业务板块实时数据,充分发挥计划、统筹、协调等各项管理职能,串联人力、设备、物资等,可为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从而持续探索医院智慧化、精细化管理的天坛模式。

  “天坛大脑”可实时监测医院运行数据,对比展示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方便临床科室、平台科室、医技科室和行政后勤等各部门掌握自身的运营数据,重点监测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等指标得分情况。目前,“天坛大脑”延伸至“掌上绩效”,将每一位医生的指标完成情况推送到他们手机上,方便实时掌握自己绩效情况。

  “我们通过持续加强医院数据治理,提升了数据质量和标准化,方便‘天坛大脑’实时准确抓取到各项运营数据,进一步为临床、科研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支撑,实现了精细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医疗资源效能。”李瑞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