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红会医院首家实现上下级多媒体联合门诊:家门口的专家

发布时间:2023-12-13
浏览次数:

  近年,国家陆续推出多项医改政策,如《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西安市积极响应,试点探索建设以西安市红会医院为牵头单位,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卫星医院”,该项目也是西安市八项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团结协作、学科共建、资源互补、多媒体联合门诊等方式推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公共建设卫星医院。在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草滩)联合门诊系统运行的首日,一位心梗患者成了新华三多媒体联合门诊系统的首批受益者之一。

30.jpg

社区医院看专家号,患者便捷省心

  在未央区居住的刘爷爷今年50来岁,近日来,胸闷的老毛病让他行动使不上力,市区医院专家号难约,浑身上下也难受,于是他就近选择去家附近的未央区草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令他意外的是,该中心是西安市红会医院的卫星医院,与红会医院建立了联合门诊系统,通过多媒体设备,三甲医院的心内科专家与基层的医生共同对他进行诊疗。“看见先进的设备与专业的医生,我瞬间心里更踏实了。”刘爷爷激动地说。

31.jpg

远程精准诊断,不耽误患者病情

  王先生患病症状较为复杂,经过社区医生的初步问诊,对患者的病情还不能精准把控。其选择一键呼叫,即刻红会医院专家协同社区医生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在经过听患者口述病情,查看患者的既往病史,查阅相关检验、检查等情况后,专家捕捉到了异常,判断此刻就诊的患者正面临心梗的风险,时间就是生命,患者立即通过绿色通道转诊到红会医院入院治疗,一次高危疾病得到了有效救治。

32.jpg

心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肌梗塞,它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发生。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人数约为100万,其中每3名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心梗往往发病急、病情重、抢救难度大,即使患者被成功抢救,心脏功能也可能会受到严重损害。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心梗患者,及时就诊对于患者病情治疗至关重要。“这次真的太幸运了,在家门口有专家帮我看病。”接受治疗时王先生后怕地感慨道。本次,王先生成为了联合门诊系统的受益人之一,不出远门,不走弯路,近距离地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保证了生命健康安全。

临床资料实时共享 真正做到“首诊在基层”

  受限于通信技术延迟、硬件品牌多样化、网络安全管理等要求,各医院信息系统没有打通,传统远程诊疗仅能做到 “纯视频会议”形式,无法实时同步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诊疗行为,成为了诊疗行为的“马后炮”。通过多媒体联合门诊系统实现互联网视频诊疗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及基层医生对患者进行“视、触、叩、听”等基本检查行为,同时采用调阅既往病历资料、查阅检验检查结果及电子影像,对患者进行如同线下就诊般的联合门诊,是本次联合门诊的亮点。通过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可以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依从度,有利于从制度层面推进分级诊疗的实现,真正做到“首诊在基层”。身临其境般的常态化多媒体联合门诊,可以减少对医院的医疗资源的挤占,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3.jpg

  通过联合门诊,下级医院(卫星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键即可呼叫上级医院,平台系统将自动调度“空闲状态”的上级医院医生进行会诊,操作非常简便。上级医院医生借助下级医生的手,通过多路高清视频界面及相关多媒体设备,可基本完成“视、触、叩、听”等常规西医操作,也可对患者电子病历、纸质报告、影像胶片进行随时查看,对患者进行有效诊断。同时,下级医生可通过与上级医生共同诊疗过程,积累医疗经验,真正做到了“传、帮、带”的效果,有效提升基层诊疗力量。医院通过多媒体联合门诊及共建病区等手段,真正实现区域“卫星医院”建设,对群众就医“分级诊疗”改革试点具有重要意义。

34.jpg

  近年来,西安市红会医院作为区域骨科权威单位,加快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积极尝试探索为群众解决“就医难”的实际问题。未来将以“互联网医院”为抓手,通过信息技术平台搭建切实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新水平,推动区域不同机构间检查及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加强上下级共建、协同、联动,有效促进分级诊疗和基层首诊的落实,带动基层相关专科团队建设,让优质服务惠及基层群众。此次卫星医院多媒体联合门诊的实践,将进一步提升西安市的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性、协同性,惠及千万家庭的同时为探索“分级诊疗”模式提供了新思路。

(本文由新华三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