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三明医改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2-03-15
浏览次数:

  近日,在三明市大田县医院住院的60多岁张大爷,接受了一次特殊的查房:在县医院医生的操作下,通过一台远程智能设备,他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在三明市第一医院挂职任副院长的朱庆棠教授“连线”。通过高清音视频系统,朱教授查看了张大爷不久前跟腱修复手术的伤口情况。

  “恢复得很好,您多休息,不要多走动!”朱庆棠教授亲切地叮嘱、提出了康复锻炼意见,解答了张大爷提出的问题。

  这一场时长15分钟的远程查房,让相距约140公里的两地变得“零距离”,把专家“送”到患者床边。

  如今,这种“云查房”模式,已经在三明市第一医院和县级医院之间实现,为近20位患者进行了术前评估和术后干预等指导。

  据了解,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增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等要求,落实三明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三明市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医改再出发行动方案〉的通知》,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补位作用提升全市数字化健康医疗服务能力工作方案》。

  未来,这种“云查房”数字化手段,依托三明市人民政府与中山一院的合作,可实现中山一院优质专家资源下沉到三明市甚至各县、乡镇和村,为三明持续深化医改插上数字化的“翅膀”。

  “云查房”+医生轮流进修,彼此更默契

  通过“云查房”技术平台解决实际问题的,还有县医院的医生。

  不久前,陈奶奶不慎摔倒,当天到尤溪县医院就诊,被确诊为右侧股骨颈骨骨折,县医院骨科主任吴道明为其制定了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案。术前检查发现,老人身体有多种基础病,一系列问题摆在吴道明团队面前。

  吴道明将陈奶奶的资料,上传到“云查房”数字平台,并向三明市第一医院骨科主任连福明团队求教。连福明评估后,认可了吴道明的手术方案,并对患者基础病调理、如何预防肺炎发生、术前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术后康复干预等进行指导。

  他的指导意见和术后康复经验,免去了患者、县医院医生等人的忧虑。

  吴道明说,“云查房”数字平台不仅能上传病人的病历、影像资料、化验数据等信息,为专家评估、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专家及时的远程指导,“特别是专家提出的如何对患者静脉血栓进行干预的方案,让团队的思路更清晰,也对手术的顺利完成和患者术后的康复更有信心”。

  朱庆棠教授说,根据中山一院与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合作协议,后者已经选派首批10余名不同科室医生赴中山一院进修,今后,三明市第一医院更多优秀骨干也将轮番前往进修,以提升医生整体诊疗水平。待更多医生进修“回炉”后,三明市的医生与中山一院专家之间的学术鸿沟、实操经验会在一定程度拉近,彼此的默契程度会越来越高,“云查房”将覆盖更多专科,查房质量也能不断提高,有望推动形成“中山一院——三明市第一医院——县总级医院”的“云查房”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实现“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让信息多跑路、让患者和专家少跑路,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数字赋能,让医患共享合作成果

  提起第一次在三明“云查房”的经历,朱庆棠显得非常兴奋。

  他算了一笔“时间账”:如果从三明市第一医院到大田县总医院进行床边查房,单程驱车2小时,进出医院和查看患者,一趟来回至少需要5小时左右,平均为每一名患者查房的过程,约15分钟左右。如果他能把这5小时都拿出来,通过“云查房”手段可以为20名患者查房,效率能够大大提高。

  这种会诊模式,对患者同样“经济”——由大田县到三明市,自驾车往返费用约300元,挂号费等需要50元左右,两人一天餐费约100元。如果当天没有挂到号,还得有150元左右的住宿费……可以说,这次看似简单的“云查房”,不知不觉就让患者省了至少400元。

  朱庆棠认为,三明是全国医改的排头兵,市委、市政府提出医改再出发,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通过数字化赋能,可产生放大效应,让本地更多医生和患者共享合作成果,对医院医生、患者和患者家属,都是莫大的福音。

  打造均质化医疗服务体系

  据了解,根据三明市卫生健康委《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补位作用提升全市数字化健康医疗服务能力工作方案》,三明市将通过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助力12家总医院加强院间协作,联合中山一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国内大型三甲医院组建数字化专科联盟,促进科室建设,实现“横向到边”;用数字化平台协助各总医院(含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从家庭医生服务、慢病管理服务、互联网+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医疗服务标准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实现“纵向到底”;更好地将“专家引进来、服务沉下去、信息连起来”,朝着“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三明零转诊”的目标迈进,打造三明市均质化医疗服务体系。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