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第十四期PHEI《数字健康与互联网医疗》在协和召开

发布时间:2014-12-17
浏览次数:
  12月14日,第十四期PHEI医学生公共卫生起步课程(以下简称PHEI)《数字健康与互联网医疗》在北京协和医院小礼堂召开。此次课程就互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讨论,九位演讲嘉宾分别从企业投资人、医疗创业者、医院管理者和政策研究者的角度为学员剖析了当前移动医疗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报名本期PHEI的学员超过600余人,其中有近60%的学员均来自非协和的京内外医学  高校。
  本期课程分为四大模块,首先以“互联网与医疗的关系现状与前景”开题,继而分别从医疗信息采集、分析与传递,医患沟通新模式,服务于医生的移动医疗等方面展开,认识“移动医疗体系”。随后探讨“移动医疗的利益前景与利益冲突”,最后一同展望“医疗移动支付与未来互联网医院构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管处处长王海涛致开幕词。其中他从创新、时尚以及改变现有诊疗模式的三个角度勾勒了互联网技术对医疗行业的影响。同时,王海涛也表明,不论技术如何发展,手术刀、药品永远也代替不了关爱,“医疗的本质是关爱”。
  随后,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紫色医疗创始人卢杰、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以及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分别就各自医疗创业领域的现状做出主题演讲并与现场学员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验。其中张强作为医生自由执业的探路者,还就移动医疗的市场现状做出了可信度、支付方、移动输入、医方动力、赢利模式、信息孤岛、法律风险和碎片时间成本八大软肋的详细分析。面对投资过热的移动医疗产业,张强从一名医生的角度冷静客观地看待移动医疗在整个医疗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给参会学员带来颇多启示。谈到移动医疗免责方面的问题时,张强表示,作为一名医生不会让病人自己负责自己的健康。“病人在疾病面前永远是孩子”,孩子无法对自己负责,医生只有把病人当做孩子来看待和包容,才能做好医事服务。
  在下午的课程中,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张健从医院的角度谈了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对医保付费的改革。作为北京首家尝试与支付宝合作的医院,友谊医院目前通过支付宝钱包就可以挂号、获知看病时间段、交费以及医保退费。为患者省去了排队等一系列事件,提高了医院的效率。张健指出,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医疗模式的转变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让未来医院的理念能够更好地为医务工作者和就医人员服务才是医院管理者最该思考的问题。
  厚德创新谷执行总经理邓永强、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主任杨吉江、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药创新技术研究室负责人程龙,也先后从医疗投资、大数据分析、利益关系等角度分析了移动医疗变革过程中的多方发展趋势。
  课程结束后,学员普遍反应此次课程内容充实,嘉宾演讲角度多样,为有意从事移动医疗创业以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学员开拓了视野。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医疗碰撞出了巨大的移动医疗市场,这里有多少产品是刚性需求,又有多少产品只是跟风之作,自有市场检验。而身处在医疗模式与医疗体制双重变革时代的医学生们,只有在掌握扎实的诊疗技术的同时了解互联网思维才能在将来为创建自己的医生品牌铺平道路。
  什么是PHEI
  PHEI全称PublicHealthEducationInitiativeforChineseMedicalStudents,由北京协和医学院超级课程会(SuperCourseChina)主办,致力于全面提升中国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PHEI课程每半年一期,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十三期,深受学生欢迎。PHEI每期课程都会选取一个公共卫生热点主题切入,聘请专家授课并与学员讨论,使对每期的公共卫生热点有一个系统性初步了解,激发学员对于公共卫生的兴趣,培养公共卫生意识与全局观。针对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所存在的医学教育重视个体诊疗,而公众健康意识相对薄弱现状,PHEI将临床视角与公共卫生视角相结合,把个体病症与人群健康相结合,帮助医学生构建更完善的思维体系。
(原文标题:技术无法取代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