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大附一院:DeepSeek多场景诊疗业务深度融合 开启智慧诊疗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3-20
浏览次数:

引言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医疗领域,成为推动精准诊疗与高效管理的核心引擎。作为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排头兵”,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又称安徽省立医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大附一院”)率先完成AI大模型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并与院内业务系统深度融合,以“AI+医疗”技术创新破解医疗数据应用难题,为智慧医院建设注入新动能。

1.jpg

从“通用”到“专业”——AI大模型落地攻坚

  我国医疗数据规模庞大,但基层诊疗效率与精准性仍面临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大附一院党委书记刘连新指出:“医疗AI需从‘通用型’向‘垂直专业型’升级,才能真正赋能临床。”

  2025年2月21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完成DeepSeek医疗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成为安徽省首家实现AI算力平台与模型深度集成的医疗机构。医院建设的AI算力平台已具备模型推理、微调、训练、动态加密、多模型服务统一管理、多类型显卡兼容的能力。通过诊疗业务系统开发,将DeepSeek能力深度融入到多场景诊疗全过程,可实时关联电子病历、影像报告及检验结果等,辅助医生快速定位诊疗关键路径,提升诊疗质量。同时借助算力平台严格的数据安全设计模型加密技术,确保患者信息“不出院”,在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间取得平衡。刘连新强调:“此举不仅为了提升诊疗效率,更为构建医疗专业型AI生态奠定基础。”

2.jpg

3.jpg

图1 AICP算力平台本地化部署

五大场景落地 全链条赋能医疗提效

  依托DeepSeek大模型赋能与第三方算力平台的GPU资源优化支撑,中国科大附一院实现了高效的AI技术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覆盖诊断、管理、服务全流程:

  1.智能病历质控

  本地化部署DeepSeek与病历质控系统充分融合,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病历内容进行全自动审查,识别逻辑矛盾、术语错误、关键信息遗漏等问题,并实时反馈修改建议。例如,系统可自动检测“既往病史”与“当前用药”的冲突,或标记未按规范填写的诊断描述。上线后,病历质控耗时降低,格式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显著提升病历书写规范性与医疗质量安全。

4.jpg

图2 智能病历分析

  2.临床辅助诊疗

  DeepSeek深度融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可实时抓取患者当前诊疗信息(如主诉、体征、检验指标)及历史病历数据(既往诊断、用药记录、影像结论),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自动生成结构化诊断结论与依据。例如,针对一名反复腹痛患者,系统自动关联其胃镜检查历史、过敏药物记录及当前血常规异常指标,综合分析后提示“慢性胃炎急性发作可能性较高”,并列出鉴别诊断要点(如排除胆囊炎、胰腺炎),同时推荐针对性检查与治疗方案,诊断依据的完整性与逻辑性显著提升,为高效精准诊疗提供可靠支持。

5.jpg

图3 临床辅助诊断

  3.健康管理数智革新

  DeepSeek整合多源体检数据,提供智能交互与分析界面,帮助医生和患者分析体检数据、提供健康指导意见,打造覆盖“数据采集-智能分析-辅助决策”的全周期智慧健康平台,显著提升诊疗效率与服务体验。目前,大模型已应用到健康中心体检报告智能解读、总检报告辅助生成以及健康体检质控等多个场景,不仅让用户在体检后能迅速读懂报告,也为每位医护人员提供全天候的智能辅助支持。

6.jpg

图4 体检结果和综述 

7.jpg

图5 DeepSeek报告智能解读

  4.放射、检验辅助诊断

  大模型实时调取放射信息系统提供的检测数据(如CT、MRI影像及实验室指标),通过AI深度解析检查所见内容,自动生成结构化诊断建议。例如,针对肺部CT检测中发现的结节,系统自动测算结节大小、密度及边缘特征,结合患者病史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示“早期肺癌高风险,建议穿刺活检或3个月随访”。DeepSeek与LIS(实验室信息系统)深度对接,自动关联检验结果与患者病史、用药记录,辅助医生快速定位异常值。例如,对肾功能异常患者,系统自动提示近期用药中的肾毒性药物,并推荐复查指标。测试显示,医生综合影像与检验数据的决策时间显著缩短,为精准诊疗提供高效支持。

8.jpg

图6 放射报告解读、诊断

9.jpg

图7 检验报告解读

  5.手术智能护理

  DeepSeek与手术护理系统深度融合,可实时整合患者电子病历、术前评估数据及术中生命体征监测的信息,动态分析风险点,生成个性化护理建议。例如,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系统自动关联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病史及术中出血量,提示“术后24小时内重点监测深静脉血栓风险,建议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干预”;同时结合术后疼痛评分与炎症指标,推荐阶梯镇痛方案与感染预防措施。DeepSeek与手术护理深度融合,护理操作规范性提升了30%,为患者围术期安全提供智能化保障。

10.jpg

图8 手术智能护理

打造医疗AI创新高地、树行业标杆

  作为连续七年位列“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百强的顶尖机构,中国科大附一院始终引领技术变革:

  ● 科研硬实力支撑:近三年授权国家专利860件,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项,AI训练依托的PB级数据库涵盖19万例手术、670万年门诊数据;

  ● 未来布局:规划研发专科型AI模型,重点攻关肿瘤早筛、器官移植预后预测等尖端领域;

  ● “医疗AI的终极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刘连新表示,医院将持续探索AI与机器人手术、远程诊疗的融合,推动“数智医疗”惠及更多百姓。

结语

  从本地化部署到场景化深耕,中国科大附一院以AI大模型为支点,撬动医疗质量与效率的全面跃升。这一实践不仅为三甲医院智慧化转型提供范本,更彰显中国医疗AI“自主可控、专业深耕”的创新决心。未来,随着更多垂直模型落地,医疗人工智能的“中国方案”或将重新定义全球健康产业格局。